豆 8.8

无节制消费的元凶

导演: 迈克尔·莱德福

主演: 雅克·佩雷蒂

类型: 纪录片

别名: 谁在引导我们消费

更新: 2014

我们为什么要买东西?谁让这个世界变得无节制消费?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?调查记者雅克•佩雷蒂审视了无节制消费潮流背后的机制,得出了答案。原来,使这个世界变得无节制消费的元凶,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广告员和市场推广员,而是这诸多因素背后那些首先改变产品然后改变我们的人们。纪录片表明,长久以来,制造商都梦想着在消费者大脑中植入“升级”观念,从而让无限消费成为现实。他们首先瞄准未被开发的儿童市场,学习应用向儿童销售的方法,从而增加向成年人的销售。但是,那头最肥的能够带来现金的奶牛却来自恐惧——通过挖掘消费者的恐惧,制造商发现了一个对健康和安全产品有巨大需求的世界。

精彩评论

有猫阿宅

2017/01/28

消费主义盛行。要注意到商家操纵你购买的技巧,同时也要意识到自己的欲望。是什么让我们购买,我们购买是为了满足什么。也许意识到自己是为了满足什么,去寻找真正让自己满足的方式才是一步步远离物质主义的方法吧。

木华

2017/06/28

现代社会的猎杀,就是大公司通过心理学手段,从情感的层面来控制人的行为,把生活剥削地只剩下消费,来从中牟利。

三皮

2018/04/23

集一计划报废,集二恐惧心理利用,集三儿童心理,马上要。移动支付也是这个思路。关于自我克制的。非常有用,值得再看。身处现在的消费狂潮里。

momo

2018/04/28

可能对那些从来也没有接触过消费文化这个名词的人来说,片子里的内容可能很震惊吧……但是提升消费频次、贩卖焦虑和恐惧、影视片的后产品这些做法值得做纪录片吗?唯一讽刺的是,节目方站在道德方面审判那些商家,本身就是一个夺收视率的行为,又想当X子,又修了牌坊了。

他们都叫我蒙蒙

2018/05/05

1.刻意将商品设计成易耗品提高换代的速度;利用虚荣感引导消费者盲目追新。2.制造恐惧和焦虑,贩卖虚假的希望。3.将购买行为非理性化、游戏化,不断刺激消费者分泌多巴胺。

feiran

2018/06/01

对消费社会来说 这是禁片

搞钱要快

2018/06/17

主持人非常牛逼,逻辑滴水不漏,采访别人像是目的性看笑话,虽然不够百分百地客观,但聪明得让人着迷。

limo

2018/08/04

经常反思,保持警惕。

粟阿姨

2018/08/14

资本主义的三大毒药:性开放、成功学、消费主义。

fonne

2018/11/15

第一集还有说服力,后两集让人为广告欢呼了

with

2018/11/18

前两集,主持对着电子产品/保健品/车/家具/饮品毫无波动甚至咄咄逼人,第三集,看着星战的周边,主持:我能摸摸达斯维达吗嘤嘤嘤

prost

2019/01/13

消费才能促进进步,消费才是第一生产力。简短篇幅看似揭露本质,实际仍然留于浅表。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活得依然不差(相比其他物种而言)。任何一种技术上的革新都是额外需求,但是习惯了方便的人们还回得到满足基本需求的从前吗?当然不可能。说到底,人类才是地球之癌,所有的人文关怀都是伪善。

貓小三的意思其實是如果先生

2019/01/30

很好笑的是不断有弹幕说“这是一个有导向性的纪录片”。xswl纪录片不是用来搞导向性的难不成是讲故事的。

谢谢你们的鱼

2019/02/12

每个人都在被操纵,但是每个人都乐在其中

茫然骑士

2019/03/09

干货有限,能采访到一些牛人是亮点,但没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研究报告。

张兮兮

2019/04/21

我觉得,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,只是在思考如何从人们口袋里掏钱,而不是切实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,是一种悲哀

Ki×3

2019/05/19

读硕士的第一年,师姐告诉我,实验是做不完的,身体是自己的。看了这个我觉得,东西是买不完的,钱是自己的😂

文小文

2019/06/05

虽然我反消费主义,但更反感这部片中无脑,逻辑错乱的阴谋论。第二集值得以审慎思维一看,第一集则全然是垃圾。

weiwang

2019/09/20

穷人的满足感来自消费,富人的满足感来自让穷人消费。

文东子

2019/10/30

拍的还行吧,但是难道大多数事情不都是明摆着的么?而且主持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太直接了,并不是对话,就是去批判的,有些话听着也过激了,因为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需求就是之前就存在,但得不到足够满足的,而新的商品的出现把这部分填补上了,并非一定是那么恶劣,该批评的只是过度的消费和煽动物欲,但这个片子却是选择性的来谈,却得出一种仿佛危机四伏的结论。我们确实得警惕和反思,但造假才是原罪,人类对新鲜事物的欲望不是。

字幕下载

暂无资源

影评

有猫阿宅

2017/01/28

消费主义盛行。要注意到商家操纵你购买的技巧,同时也要意识到自己的欲望。是什么让我们购买,我们购买是为了满足什么。也许意识到自己是为了满足什么,去寻找真正让自己满足的方式才是一步步远离物质主义的方法吧。

木华

2017/06/28

现代社会的猎杀,就是大公司通过心理学手段,从情感的层面来控制人的行为,把生活剥削地只剩下消费,来从中牟利。

三皮

2018/04/23

集一计划报废,集二恐惧心理利用,集三儿童心理,马上要。移动支付也是这个思路。关于自我克制的。非常有用,值得再看。身处现在的消费狂潮里。

momo

2018/04/28

可能对那些从来也没有接触过消费文化这个名词的人来说,片子里的内容可能很震惊吧……但是提升消费频次、贩卖焦虑和恐惧、影视片的后产品这些做法值得做纪录片吗?唯一讽刺的是,节目方站在道德方面审判那些商家,本身就是一个夺收视率的行为,又想当X子,又修了牌坊了。

他们都叫我蒙蒙

2018/05/05

1.刻意将商品设计成易耗品提高换代的速度;利用虚荣感引导消费者盲目追新。2.制造恐惧和焦虑,贩卖虚假的希望。3.将购买行为非理性化、游戏化,不断刺激消费者分泌多巴胺。

feiran

2018/06/01

对消费社会来说 这是禁片

搞钱要快

2018/06/17

主持人非常牛逼,逻辑滴水不漏,采访别人像是目的性看笑话,虽然不够百分百地客观,但聪明得让人着迷。

limo

2018/08/04

经常反思,保持警惕。

粟阿姨

2018/08/14

资本主义的三大毒药:性开放、成功学、消费主义。

fonne

2018/11/15

第一集还有说服力,后两集让人为广告欢呼了

with

2018/11/18

前两集,主持对着电子产品/保健品/车/家具/饮品毫无波动甚至咄咄逼人,第三集,看着星战的周边,主持:我能摸摸达斯维达吗嘤嘤嘤

prost

2019/01/13

消费才能促进进步,消费才是第一生产力。简短篇幅看似揭露本质,实际仍然留于浅表。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活得依然不差(相比其他物种而言)。任何一种技术上的革新都是额外需求,但是习惯了方便的人们还回得到满足基本需求的从前吗?当然不可能。说到底,人类才是地球之癌,所有的人文关怀都是伪善。

貓小三的意思其實是如果先生

2019/01/30

很好笑的是不断有弹幕说“这是一个有导向性的纪录片”。xswl纪录片不是用来搞导向性的难不成是讲故事的。

谢谢你们的鱼

2019/02/12

每个人都在被操纵,但是每个人都乐在其中

茫然骑士

2019/03/09

干货有限,能采访到一些牛人是亮点,但没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研究报告。

张兮兮

2019/04/21

我觉得,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,只是在思考如何从人们口袋里掏钱,而不是切实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,是一种悲哀

Ki×3

2019/05/19

读硕士的第一年,师姐告诉我,实验是做不完的,身体是自己的。看了这个我觉得,东西是买不完的,钱是自己的😂

文小文

2019/06/05

虽然我反消费主义,但更反感这部片中无脑,逻辑错乱的阴谋论。第二集值得以审慎思维一看,第一集则全然是垃圾。

weiwang

2019/09/20

穷人的满足感来自消费,富人的满足感来自让穷人消费。

文东子

2019/10/30

拍的还行吧,但是难道大多数事情不都是明摆着的么?而且主持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太直接了,并不是对话,就是去批判的,有些话听着也过激了,因为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需求就是之前就存在,但得不到足够满足的,而新的商品的出现把这部分填补上了,并非一定是那么恶劣,该批评的只是过度的消费和煽动物欲,但这个片子却是选择性的来谈,却得出一种仿佛危机四伏的结论。我们确实得警惕和反思,但造假才是原罪,人类对新鲜事物的欲望不是。

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并不提供资源存储,也不参与录制、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。